嗯哼~今天我要來寫一篇長長的文章,長達五千字!在這個講標題標點短頻快的年代,我還是想寫長長的話來表達我的感受,因為他們值得。如果文字所承載的一切都將伴隨時代而流逝,那我願意與他們一同埋入歷史的塵埃。最近我不是在努力的寫書賣書嗎?
这个过程中我有很多感触:第一是感動、第二是責任感、第三是疑惑。下面從三個點來講這三件事吧:1. 整件事的過程2. 時間的力量3. 感到疑惑的事情
----------------------
1.整件事的過程
這本書是從五月底開始寫的,一直寫到六月開始整稿、找校對、找美編、找照片。
• 寫稿:
寫書的過程我覺得是這整個過程中最不辛苦的部份,因為我只要有時間就可以打開小米電腦開始寫。等公車呢我可以寫、上班中午吃飯可以寫、早上醒來可以寫、上廁所呢可以寫、上酒吧呢可以寫,其中1/4的稿件是我去朝鮮時寫完的,朝鮮沒網加上高鐵轉飛機又轉火車的,交通工具上真的是寫稿的最佳時間。
• 校對:
稿件寫得差不多了我就開始找校對,好朋友思佳倒是二話不說答應了;十年老同事大概七年沒有聯繫,一聯繫就雙雙來到北京成了同事兼室友,並且陪伴我把這本書製作完成,我覺得這有點像是天意。
• 美編:
有了校對我就開始找美編,但是很遺憾我唯一認識的美編檔期排不過來,於是我決定自己做──再醜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不論如何我一定要把這個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
• 照片:
有了美編我就開始找封面的照片,我找了北京樂元素的前同事GILL,獲得了一些照片與精神支持;我又找了之前認識的孫導,孫導非常給力把電腦打開讓我自己挑。這位孫導其實是央視御用攝影師,為人非常仗義給力並且技術很好,我從他那裡拿了幾十張照片,這本書的封面就是其中一張。
• 封面設計與排版:
有了封面我就開始我艱難的排版&封面設計之旅,認識我的都知道,我其實專業跟這個一點都搭不上邊。
但不管怎樣,在思佳的指導、與公司門口列印店的小哥手工下改了八版小書後終於弄出了現在的成果。我知道這樣的美編水準放在市面上很不合群,在很多人眼裡甚至有點寒酸,但是這已經是我能夠完成的極限。即使是醜孩子,我也要讓他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來,想要把這些話語傳達到想看到的人的身邊。
就好像七年前的我,不論排版好不好看,只要給我一點資訊我都不會走上那麽多彎路;但是當時並沒有,現在我看也沒有多少,所以我要把這本書給帶到這個世界上來。
• 印刷與發行:
這兩部份呢我本來是想走「自費出版」,我找了城邦跟白象。城邦很專業、讓人很想跟他合作,但一定要放它的logo,可是我不能這樣做,所以放棄。
白象呢如果不是他排版的話,他不能處理印書的部份只能做發行,所以走到這裡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要搞定申請書號跟印刷了。
• 眾籌:
會走上眾籌這條路呢,我其實也有什麽想法。我只是單純地想著需要有個地方把錢給落實了,就算不是全款也得把真有意願到願意投錢的人給找到,所以我投遞了眾籌申請。
我在同一天投遞了兩家,分別是嘖嘖跟flyingV。嘖嘖當天給我回了信,按照它的指示我嘗試了人生第一次的拍片、剪片、寫介紹與設定項目,就這樣收到了嘖嘖的上線通知。而在我跟嘖嘖來往了22封信的時候,收到了flyingV的第一封回信讓我修改內容,我…我不知道該說什麽。
而我從來沒有參加過眾籌,自己也完全沒有賣東西的經驗,在8/20開通當天收到嘖嘖的一封信,上面寫著「這是一場艱苦的戰役」的時候我還沒有什麽感覺。
結果開通到現在我終於知道了――我的天啊,要讓人家花錢眾籌買個杯子容易,買本書真的是千難萬難。目前的進度是30%,目到了兩萬五新臺幣,裡面有一半來自於我那個經營了七年的臉書粉絲頁、一半來自於我大陸朋友的支持、剩下一些就是其他。這30%呢是怎麽來的呢?
我在臉書跟微信天天刷廣告、
弄了一個微信公眾號、
開了人生中第一個FB廣告、
架設了第一個wix網站、
跟各種社團打交道、
往臺灣的家裡一遍遍打電話、
試著給海基會各大學寫不報期望的郵件、
印了小傳單跟冊子拜託家人貼牆。
最後看到這兩萬五新臺幣,我覺得這簡直不是錢,是很多人的愛與支持啊!伴隨著這個過程中我對眾籌有了一個新的理解──你看看哈,眾籌這東西你看不見也摸不著,你願意花錢的前提是信任。對我的信任也好、對平臺的信任也罷;對這本書的支持也好、對我的支持也罷。
信任與支持難道不是這個時代裡最寶貴的東西,而且會越來越珍貴嗎?
說真的我覺得能自己熬夜做成的事情都不讓人感動,別人這樣出錢出力的支持才讓人感動。我每次看到這麽多人啊,都覺得眼眶有點發熱,覺得要是這眾籌沒成全額退款的話,我怎麽對得起這些人?
從這天開始,我對這個項目有了很明確的「責任感」。那就是除了把這本書做好,我還得把努力把這個眾籌項目弄到成功,我覺得這兩件事是我的責任。
• 印刷:
在我知道要自己解決印刷問題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以前在臺灣出版社時認識的鼎易,而是千業。
千業是什麽呢?他是一間位於臺北車站附近的影印社,是一間傳說中的影印社。我在18歲時接觸動漫文化時,就聽說很多作家說「在千業印本子」。
我在23歲開始在鮮鮮文化工作時,就看見很多作家「在千業印本子」。我在28歲被樂元素派回臺灣分公司時,又在千業輸出各種宣傳物。最後,我今年33歲,我終於要在千業印我人生中的「第一本本子」。
對,我對這本書現在的概念還是從「少女時代看作家們印本子在CWT上販售」而來的。我知道這其實不該是這條路線,但也許是我任性地想要走這條路線。
因為這本書呢,第一是我很想給想看到的人看到,第二算是我的告別。我7歲起因為教育與各種課外讀物對大陸產生了憧憬,在25歲時來到大陸;這七年來我盡情地探索了我想知道的一切,結交了一批又一批的好朋友,在物質與精神上都過得非常幸福。
但是,最近我預感到了離別日近。這個預感可能有多種來源,但我這方面的預感真的總是有的;從我大二回鹿港老家看到阿嬤莫名其妙的淚如泉湧開始,我就隱約感到對離別、我是有預感的。而我從七歲開始對大陸的感情也是很深了,所以在離別到來之前,我就想把這件事給做了。
不管以後大陸變成什麽模樣、兩岸之間演變成什麽關係,至少以這樣的一本書、證明我這樣的人遇到的事曾經存在過。所以這件事呢,我想要在千業做。這本書呢,是以年份為單位而形成的一個結果。
• 書號:
感謝開放出版自由的蔣經國先生,感謝臺灣許多前輩為出版做的努力;我在網路上填好資料後,由我認識17年的老同學冠嘉幫我跑國圖申請了ISBN。
• 發行:
目前暫定就由白象出版發行,雖然不知道會不會發,但目前是有這樣一個選項吧。以上,這就是目前這本書到現在的所有環節。
整個過程中我一直在北京,一邊工作一邊做這些事。深深感到如果沒有大陸與臺灣朋友的幫忙,這件事是不可能做成的,感謝大家。
下一篇:時間的力量
Comments